第10章 阅兵开始(2)_长生: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
笔趣阁 > 长生: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> 第10章 阅兵开始(2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0章 阅兵开始(2)

  第10章阅兵开始(2)

  第10章阅兵开始(2)

  百官以及各国使臣都已经到了各自的位置上,距离阅兵开始,也没多长时间了。

  不知过了多久,张辅前来告诉杨轩等人阅兵可以开始了。

  杨轩和张太皇太后说了一声,便带着小皇帝离开了帐篷,径直来到高台之上。

  下方,密密麻麻的明军将士队列整齐,面容肃穆。

  那一面面旗帜在空中飘扬,好似是在诉说明军的辉煌。

  在小皇帝出现在台前之后,前排的明军将士单膝跪地,随后,后面的将士也跟着跪了下来,整个场面看上去就像波浪一般。

  “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

  明军将士齐声道。

  声势震天,气冲云霄。

  传出去不知道多远。

  面对这样的场面,小皇帝也是被震撼到了。

  想起上台前老祖的叮嘱:“记住,你是皇帝,无论如何也不能慌,他们都是大明的将士,在他们面前,一定要镇定。”

  深呼吸一口气,小皇帝目光坚定,用他那稚嫩的声音开口:“平身!”

  虽然他的声音只有前排的一些将士能够听到,但自然有人把小皇帝说的话传到后方。

  “谢陛下!”将士们齐声道,站起身来。

  观众席位上,百官倒还好点,但是各国使臣,眼中满是震撼。

  尤其是一些落后的小国使臣,他们何时见过这样的场面?

  而瓦剌使团,有人神色凝重,有人面露不屑。

  战场上可不是谁嗓门大就能赢的。

  张太皇太后和胡太后面色镇定,目光一直停留在高台上的小皇帝身上。

  这一刻,她们好像在小皇帝的身上看到了先帝的影子。

  “将士们,我大明自太祖高皇帝立国以来,历经六十余载,战胜了无数强敌,今,国家昌盛,国力强大……”

  高台之上,杨轩代表小皇帝发表演讲。

  讲述着大明的辉煌和强大。

  可以看到,下方的将士们神色严肃又认真。

  他们当中绝大部分人都没有读过书,对大明的过往和历史不了解。

  听到杨轩的讲述后,他们这才发现:卧槽,我们大明这么牛13?

  不少人面色涨红,热血沸腾,好像随着杨轩的话语回到了几十年前,和前辈们并肩作战。

  这些变化,观众席上的不少人都是看在眼里的。

  张太皇太后和胡太后眸子中神采连连。

  于谦眼神火热的看着杨轩,恨不能现在就操刀子到战场上杀个七进七出。

  杨士奇、杨荣、杨溥三人相视一眼,皆是读懂彼此的心思。

  镇国公这煽动人心,调动情绪的本事实在是太强了。

  若他要造反,这世上怕是没人能拦得住。

  而在瓦剌使团之中,伯颜看着高台上的杨轩,以及台下密密麻麻的将士,心中长长叹了口气。

  大明,实在是太强了。

  且不说台下的那些明军将士,就台上的那个人往战场上一站,他的父汗恐怕就没有战意了。

  他是亲眼见过,他的父汗在提起这个人时眼底之中的恐惧的。

  这时,杨轩的讲话已经来到了末尾。

  只见他握紧拳头,捶击在胸前。

  沉声喝道:“明军威武!”

  在其身后,张辅等将领的神色也是一下就严肃了起来。

  他们和杨轩一样,握紧拳头,捶击在胸前。

  “将军威武!”下方的将士们大声回应,发泄着心中的那口气。

  “明军威武!”

  “大明万年!”

  “杀!”

  “杀!”

  此刻,气势达到顶峰。

  小皇帝呆呆的看着这一幕,眼睛眨也不眨。

  可以肯定的是,今天的这一幕,会在小皇帝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。

  观众席上,个别小国的使臣被明军气势所慑,身子一晃,直接倒在了地上。

  他们身边的其他国家使臣并没有去嘲笑,因为他们此刻的心中,也是震撼异常。

  负责招待他们的官员见此一幕,心中是满满的骄傲。

  为了维护大明的形象,他们也不敢去笑话对方,而是赶紧上前去关心,问问需不需要帮忙什么的。

  高台上,杨轩看着下方气势已经达到顶峰的将士们,当即宣布:

  “阅兵,开始!”

  随着话音落下,张辅当即上前,从副将的手中接过一面旗子,挥舞起来。

  台下的传令兵见状,翻身上马,沿着明军的方阵疾驰,同时挥舞旗帜传达命令。

  密密麻麻的军阵顿时动了起来。

  别看人数多,但在指挥下,以及传令兵命令的及时传递下,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。

  丝毫看不出乱象!

  良久,第一个方阵出现在台下,进行演练。

  由于场地足够大,万人规模的军阵演练起来没有一点问题。

  最先开始的这些军阵,是从各省调集来,经过整训的。

  真正的精锐三大营要在最后压轴出场。

  每个军阵所演练的都是有差别的,比如刀盾兵和长矛兵所演练的内容就是不同的。

  还有不同兵种之间的配合。

  这都需要长久的训练才能配合好。

  所谓外行看热闹,内行看门道。

  观众席上看热闹的就有不少。

  如朝中的一些文官,小国的使臣,虽然看不明白,但就是觉得很厉害。

  也有一些识货的,目不转睛的看着明军的军阵,想要好好学习一些。

  就比如朝/鲜的使臣。

  瓦剌的使团,则是想要从中找出明军的弱点。

  总之,各有各的心思。

  高台上的杨轩并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想的,他此刻正在给小皇帝讲解。

  “镇儿你看,现在演练的是长矛兵军阵。”

  “长矛兵手中的长矛较长,在战场上与敌人近战时,轻易就能占据优势,能够很好的保护战友。”

  “所谓一寸长一寸强就是这个道理。”

  “当然,长矛兵的威力只有组成军阵才能发挥出来,战场上,一支由长矛兵组成的军阵,凭借密集的长矛阵可以有效的阻止敌军的冲锋。”

  “而且,与其他兵种相互配合的话,也能实现不同的战术效果,比如和刀盾兵,骑兵配合。”

  “这些战术,我们都是经过上千年的演练研究的,早已登峰造极。”

  “你看那些长矛,密密麻麻,在战场上能给敌人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,影响敌人的士气。”

  “战场上,一支军队若是士气崩了,那么就算人数再多,也是乌合之众,一触即溃。”

  小皇帝待在老祖身边,认真的听着,想把每句话都记在脑海中。

  “嗯,老祖,我记住了。”小皇帝点着头,目光还在台下的军阵上。

  他们两人说话的声音并不大,而且现场也有其他声音,所以别人并不清楚杨轩和小皇帝在说些什么。

  不过看表情,也能猜到肯定是杨轩在教小皇帝什么东西。

  一些人看的心中羡慕无比。

  很快,长矛军阵的演练结束,盾牌军阵上场。

  “老祖,盾牌兵呢?”小皇帝仰起头,看着老祖问道。

  “盾牌兵啊,他们在战场上的作用就多了。”

  杨轩微微沉吟,继续开口:

  “首先,就是防御,顾名思义,他们可以为其他士兵提供防护作用。”

  “其次就是组成密集的阵型,向前推进,压制敌人,破坏敌人的防线。”

  “再者就是保护重要目标,比如将领,弓箭手等。”

  “还有,整齐划一的盾牌阵型,可以给己方士兵带来安全感和信心,提升士气,增强战斗意志。”

  “此外,盾牌可以用于攻城、渡河等任务,总之,盾牌兵的作用很多。”

  “如何发挥其最大的作用,这就考验负责指挥的将领的能力了。”

  杨轩没有藏私,尽可能的为小皇帝解惑。

  皇帝可以不上战场,但是不能不了解军队,否则就有被下面人糊弄,最后架空的风险。

  小皇帝眼中透露着崇拜的目光,老祖真厉害,什么都知道。

  接下来各个军阵陆续上场,比如长矛兵和盾牌兵所组成的军阵。

  不同兵种所组成的军阵,效果自然也是不同的。

  杨轩不厌其烦,认真为小皇帝解惑。

  同时观众席上的各国使臣也是认识到了大明的强大。

  大明不仅仅是幅员辽阔,国家富裕,军事实力也远不是他们能比的。

  瓦剌使团看到其他国家使臣的反应,面露不屑。

  这才哪儿到哪儿啊!

  现在展现出来的,只是大明的普通军队罢了,真正的精锐可还没有出现呢!

  作为现场最了解明军战力的使团,可不是其他小国的使臣能比的。

  高台之上。

  杨轩看着台下的骑兵军阵给小皇帝解释道:“镇儿,看到没有,这支骑兵,是我大明真正的精锐。”

  “也是蒙古人最多的一支军队。”

  闻言,小皇帝问道:“老祖,这就是三千营吗?”

  “没错,三千营最初是太宗挑选了三千名精于骑射的蒙古骑兵所组成的,作战能力极强。”

  “经几十年的征战,扩充,现在的三千营中不仅仅有蒙古人,也有色目人,汉人等。”

  杨轩为小皇帝介绍了一下。

  大明对少数民族的包容还是很强的,不仅仅是军中,朝廷上也有少数民族出身的。

  只是相比于汉人的比例,很少就是了。

  观众席上的瓦剌使团看着场中的三千营,面色很不好看。

  在他们很多人看来,明军的骑兵之所以厉害,是因为有叛徒加入到了明军之中。

  他们草原勇士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,骑射本领不是汉人骑兵能相比的。

  纯骑兵对战,他们有信心击败任何敌人。

  可他们也不想想,草原上,除了高层贵族,下面的人吃不饱穿不暖,装备也不行,干的活也有生命危险,收获与付出不成正比。

  而跟着大明,虽然还是要打仗,有生命危险,但是待遇好啊,能吃饱,装备也好。

  这能怪得了他们吗?

  傻子都知道怎么选!

  许久,三千营下场,五军营上场。

  这是一支由精锐骑兵和步兵组成的野战军,实力极其强大,自创立以来,就在战火之中淬炼,历经靖难之役、平定安南、永乐朝五征漠北等,是明军三大王牌之一。

  小皇帝听着老祖的介绍,眼中冒着光。

  他还是头一次听说这些。

  而观众席上的小国使臣,看着场中的五军营,心中很是震撼。

  脑海中不约而同的浮现出同一个想法:这是真正的精锐。

  因为光看气势,就不是普通军队能比的。

  个别行家更是能感受得到,只有在血与火之中才能淬炼出这么强大的军队。

  而瓦剌使团则是一言不发。

  因为这支军队的手上,可是有着他们瓦剌勇士的鲜血的。

  草原上的势力,哪个没有被揍过?

  五军营的军阵下场,接下来上场的同样是明军三大王牌之一。

  神机营。

  他们和其他军阵不一样,这是一支由持火器的士兵所组成的军队。

  他们扛着火铳,推着大炮,缓缓进入场中。

  火器,在场的人都不陌生,就算是小国没有制造的技术,那也是见识过的。

  而瓦剌更是品尝过火器的厉害。

  当年老朱打天下的时候,就已经意识到了火器的威力,于是大力发展火器。

  在其一统天下的路上,火器可是功不可没。

  不过,对于火器的应用,显然是朱老四更强。

  他组建了世界上第一支火器部队,开启了世界上火器部队的先河。

  神机营的火力,场上的明军部队都是知道的。

  其演练需要的场地也更大,所以诸多演练结束的部队,纷纷让开了位置。

  按照事先排练的,神机营演练需要的靶子也都立了起来。

  台上的小皇帝看着这支与众不同的军队,也是问出了自己的疑问。

  神机营的存在他是知道的,但是神机营怎么打仗,他不知道,也没有见过。

  “老祖,他们这是在做什么?”

  “你接下来认真看就知道了。”

  杨轩回答。

  光靠说的话,小皇帝怕是理解不了。

  “噢!”小皇帝应了一声,聚精会神看着台下的神机营。

  在传令兵旗帜的指挥下,神机营快速调整好了站位,大炮也架了起来。

  火铳手以最快的速度装填弹药,炮手也快速调整射击角度,并装填火药,炮弹。

  随着开炮的命令下达,旗手纷纷挥下手中的旗子,将命令传递下去。

  ……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rr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rr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